查看原文
其他

顺景园林杨华:景观思维·重塑价值


△顺景园林设计院副院长、设计总监杨华

最近,在第九届园冶高峰论坛分论坛“地产园林国际论坛”上,北京顺景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院副院长、设计总监杨华作了题为“景观思维·重塑价值”的演讲,分享了“金基·九月森林”等项目,阐述了“重塑价值”景观思维理念。他提出,空间语言跟文学语言相似,感知深度蕴藏在“言外之意中”。语言可以直截了当,但意思不能直白浅显,而是能引发人深层次的思考或情感。他认为,帮助客户成功,为业主创造富有生命感的园林作品是设计师的使命



  做梳理和系统性处理是做好产品关键  


我要分享的项目背后有两层意义。第一是直接带来的最实际的价值。第二是价值背后更深层的思考。我们一直觉得理想和情怀是根本。这个市场给我们的机会,最大的问题是客户的苦恼。


十多年来,经常碰到业主花了钱做得不好,我们推翻重来,重新塑造价值的情况。客户和用户切身的利益和价值观点,是我们谈价值和做设计的意义和目的所在,稍不慎重,都会对后面带来灾难性的结果。客户业主社区和未来的环境,都是要真正解决的问题。核心是两个,一个是提供真正的好的产品,另一个是跟这个去关联。


△宫灯迎客


顺景在南京的一个项目,叫九月森林,总面积 23万平米。这个项目,创了南京市销售冠军。这个项目之前是很灾难性的项目,整个复盘是颠覆性的调整,景观是它的核心竞争力。项目之前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系统性的产品思维。场地的资源很好,在一个十米的高台上,后面北侧就是南京的老山。但相对来说,它跟整个城市和自然都没有任何的关系。


文化的传承在南京特别典型,最典型的皇城都有一个特质,六朝古都金陵城也是城里有山,山里有城,城里一层套一层。我们就将这些东西延续到了项目里面。光有山、河、城不行,里面做一个结合,也是做好项目的手法,并进行不断的切换和心理上的调整。


△庭院深深


整个23万平米的项目在一个十米高台上,周边很乱,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所有的外围进行修复,还加了一些东西进行连接,呼应老山。给它定位是一座带有皇城气质的天空之城。里面的价值性和复杂性,关系到一些在地文化的传承。后面更深刻的一些丰富性和复杂性是可持续的。从最小单元看这个项目,把空间做大,里面有很多精细化的设计。平时大家提概念,或是提好的设计比较多,但做梳理和系统性的处理,我觉得才是做好产品的关键。


使用空间需要土地价值最大化,包括空间划分、面积的处理,所有资源和周边资源关系。此外,要增加花园空间使用的有效性,因为有效性、私密性不够。保证使用空间的有效性非常重要,光靠景观是做不到的。


△阙台水亭


朝南院子的使用,要保证它的私密性。它以前的风景,地下采光井都朝南,后来被整个调到了侧边。里面的窗户全都加大变成落地窗,北侧在实施的过程中又开了一条小横窗。管线、设备的放置,都综合考虑变成了里面空间的一部分,梳理空间的有效性特别重要。中国跟西方手法不一样,西方把大做小,中国是小中见大。为了提升品质感加了很多东西,为了增加互动采光开了一个窗口。做完之后,横窗整个像一幅书画。


项目的内容,是客户到用户思维的转变。这个项目除了整改和修复,整体围绕着它三个边做了配套,东边是一个未来的会所区的配套,西区是一个偏自然朝向老山的全民乐园的配套,整个北侧现在还没建,未来是一个在九米到十米高台上的修行场。


△南京印象|金陵城


西边跟东边不太一样,更多的是在绿化带里面实现,远处就是老山。里面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室外自然客厅,另外一部分是全民乐园,在木头上花了大力气,处理方式跟皇家相似。


  所有的设计都要回归到对人的关怀  


乐园做完之后,是延伸到老山的过程。我们也在思考,设计是以前的样子好看,还是目前的现代主义好。现代主义我一直也看了很多,有优秀项目,但总觉得里面缺一些东西。我觉得是跟丰富性和自然性有关系,这里面更多的是给这些东西当成了可持续和自然发生关系的一些逻辑。


自然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花木。层层递进到园区,关于这些古树和生活感是层次递进的逻辑。每个项目也给它一些艺术附加值,拔高调性,还有照明的灯光。照明是要突出氛围,找出一些媒介做在项目里面。因为涉及到很多细节、处理方式和很多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来说,这些算是组合出来的成绩。当然,相信成绩一定会造成真正的成功。这里暗含了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空间营造范式


△庭院


这个范式的就是捡出去变成部分内容,再组合出来,这里面暗含了分形结构的处理、宅园合一的处理,也安排了对微缩社区的理解,还有交互自然可持续性,这些可以带来丰富性。里面的复杂性,实际上是相互作用。


关系处理最终要回归到人的使用和对人的关怀,人具备自然属性和社会,从个体到群体和社会都是叠加的。所有的设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定是跟周边,一个是自己内部,一个是跟外部有关系。


整个项目是很多东西不断切换的过程。所有街巷的梳理,跟远处的山对上关系。亭子抬得更高,跟老山呼应,还保留了一些现有的树。设计中更多的是对于城的延续的理解,对皇城的端庄大气,还有对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


东边空间小,又要包含很多内容。之前要解决的问题太多,我们追求的思路、项目各自空间的归属、已建成的一期跟未来的二期和四期的逻辑,都要进行梳理。整体核心是从市政公共的喧嚣逐渐转换到微社区的配套公共配套,再逐渐向院落和花园使用的从喧嚣到静谧的转换过程,这个过程有很多渐进手法的逻辑在里面。


△邻里花园


入口区所有的转换,包括未来去后区,都找到一些特别紧密结合的关系,后来整个梳理完之后调了一遍。在内部加了一个室内的小小空间的花园,虽然只是像枯山水,但给周边所有建筑的这一圈做活了。体验的丰富性层层递进,这里面,在这么短的情况下,我们也探讨多种可能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增加体验感的路径,在增加路径的同时,将人和车和各个分区之间都梳理清楚。所以说这里面有一个很明确的逻辑,就是各自空间,一定要将功能分区划分清楚。


  价值塑造过程也是传承发展的过程  


加强体验路径,除了有横向,还有纵向的逻辑,这里面还有很大的一个逻辑,就是空间本身的归属性和方向性。我们做的这些项目,过程本身就是不断建立关系创造价值的。有一句话叫简单和秩序之间才是复杂,这个是大家讲的混沌的状态的逻辑,因为丰富性才会有复杂性。丰富性才会拥有可持续的生命力,这一点很重要。


△玫瑰花园


从生态学角度看,最有生命力的地方就是边界,它是最具生命力的。从明代的边界看,直线是绕道行走但被鼓励使用,是可停留的,自然界本身也会给你带来充实,会给你带来各种关系。如果是圆形的关系会变得极其简单,但这个地方就可停留或者有生命力,会慢慢孕育得特别丰富。


从很多建筑和东南亚的设计,也看得出里面发展的一逻辑。从复杂性上讲,有形体的复杂性,有空间的复杂性,有体验的复杂性。从整体空间的设置,更希望追求的是体验的复杂性,用大道至简的逻辑。


△屋顶花园


复杂性会带来丰富性,丰富性会蕴造酝酿生命力。这个项目计划有一个很大的价值,因为整体是联动的逻辑,里面各方都是受益的。它是大景观一体化设计和整个资源整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慢慢变成了我们操作的一个模式。设计师每次只要做出不错的项目,都会很有冲劲。会画一些关于景观叙事理想的插画,后来变成小礼品,造完之后作为伴手礼送给业主。我们的产品,可以说是在梦想知识体验和内容共同驱动下的产品,它是系统性问题格局下逐渐进化过来的东西。


整个成长和价值塑造的过程,也是逐渐进化的过程,也会碰到各种问题,也会出现各种焦虑。针对东方人的逻辑,更多的是实践和认知不断前行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设计师逐渐从回归传承和再往前发展的过程。




杨华,北京顺景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院副院长、设计总监。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艺术专业,曾任职于EDSA,于2011年加入北京顺景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至今。


——END——


再创辉煌 第九届园冶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第九届园冶高峰论坛北京城市学院分论坛召开

玛莎·舒瓦茨事务所张易文:可持续生态城市景观设计

淡马锡理工大学Ronnie Tan:新规划范例的自治城市主义

清华大学教授张敏:从景点到观景点——香港西九龙车站

上海交大设计院孙洪刚:设计让生活更美好

赛肯思杨茜:跨界融合——以景造梦

“完美火灾”——景观遗产的紧急情况处理和城市重建过程

邓国辉:一个好作品——潜意识的审评

IAPA彭勃:再现“故乡”情景的设计最能打动人心

陈其兵:对四川省公园城市建设的思考

李敏:公园城市的规划理念研究

朱玲:乡村设计之生命力——设计与产业协同

梁达民:城市里的乡村,乡村里的城市

天津大学教授刘庭风:网师园风水格局新解



园冶 · 论坛

传播行业声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